2018-04-19 15:27:03 南方周末 筷玩思维
2018年4月4日,国家广电总局责令“快手”整改,以“社会摇”出名的播主“牌牌琦”等“快手”四大网红被封杀,其App也在安卓应用市场下架,并暂停更新有关频道5天。
这一轮的密集整肃有一条相似的脉络:先由中央媒体发起质疑,而后监管部门迅速回应。
此次被暂时下架的App有四款,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天天快报,分别暂停下载三天至三周。
这并不是监管方第一次对内容制作平台施以“下架”的惩罚。
2017年6月8日,“严肃八卦”“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知名娱乐微信公众号被封停,同一时间,卓伟等多个微博八卦大号被关。理由与此次相同,有“低俗媚俗之风”。2018年3月,“知乎”也因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在各应用商店下架7天。
下架时间的长短,表示了平台触犯监管红线的深浅。而被下架,对于平台的打击可以是致命的。
2016年知识付费App“分答”上线,一个月就积累了1000万用户、刷爆朋友圈,就在此时,分答突然被下架长达48天,归来时热度已过,现已改名为“在行一点”。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整肃风暴中,两家平台的创始人都选择了第一时间站出来写道歉信。
“快手”创始人宿华说,“它(快手)就像我的孩子,我和我的团队耗费了无数的心血,但它却并没有长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八天后,“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也发表公开道歉信说,自己一直处在自责与内疚中,一夜未眠。
这两家竞争异常激烈的寡头对手,此刻却像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一样并排站在一起。
在之后的整改措施上,两家也很相似:保护未成年人,比如“快手”推出了家长控制的“儿童锁”功能;建立黑名单制度;下架问题视频和账户,“今日头条”下架问题视频1万余条,封禁账户近5000个,“快手”下架问题视频31万条,清理用户6.5万名。
更重要的是扩充审核团队。审核队伍是互联网平台的标准配置,用户量越大、审核员越多。
“今日头条”宣布将审核团队从6000人扩大到10000人,“快手”的审核团队从2000人扩大到5000人。
在招聘网站上,南方周末记者看到了它们的招聘信息。审核员月薪普遍在4000-9000元,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党员优先。
一位在武汉的“快手”审核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系统每天会截选视频截图,发现异常的,审核员会点进去看视频,然后在政治、低俗、违法、色情、广告、暴恐等标签中选,是什么就标注什么。有一审、二审、三审,他们做的是一审。这个工作要算绩效,出错要扣工资。
“这个工作是伤身体、摧残灵魂的。”一位审核员在贴吧中写道,“你们每天看的视频都比较正常,不正常的都被我们过滤掉了。”他每天看的视频里有正常的,还有一些是“辣眼睛”但不违规的,这两种都能通过,大概占一半左右,剩下的是“反三观”的,黄色、血腥、暴力,甚至虐猫虐狗的。
目前,中国互联网内容的监管遵循这样一种模式:行政机关监管平台、平台自己监管用户。
在网信办2016年以来频发的规定中,“先审后发”是一大关键词,对于直播、跟帖、评论都要求平台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这个自我审核的任务有多重呢?“今日头条”内容质量中心负责人、副总编辑李彤此前接受采访时说,一个人一天能处理的文章大概是1000篇,机器一秒钟能处理100篇,“今日头条”每天新增发布内容是50万条,全部由人工来做,要一个人工作500天才能看完。
但上述审核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机器只能过滤文字,视频没法过滤,要由人工来做。
对于这些月活跃用户超1亿甚至2亿的短视频平台,自我审核的压力可想而知。上述“快手”审核员说,他每天能审2万多部视频,同事中慢的1万、快的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