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今日头条、快手,怎么才能不“低俗”?

2018-04-19 15:27:03  南方周末 筷玩思维

3、监管的底线

人民网近期就“今日头条”事件发表评论《让挑战底线者血本无归》,文中说,“邪不压正,这种依靠挑战底线获得的利润只是一时的,最终将悉数尽丧”。

在互联网领域,可依据的是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其中第12条是关于内容安全的部分,“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此外,第13条指出,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但在这样抽象的法律表述背后,实际操作中的边界在哪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目前中国互联网内容传播边界存在“二元机制”,一方面,是成文法的规定,就像网络安全法第12条;另一方面,是网信、文化、广电等行政部门,包括司法部门对各个事件的处理案例。

他说,从前中国一直被认为是“成文法”国家,法律必须写出来才行,而英美法系是“判例法”,通过已有判例约束后面的行为。但在中国的传播法体系里,目前形成了两者融合的局面。

网络安全法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大法,但它过于抽象,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监管部门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公共事件、司法判例,慢慢勾勒出了中国特有的网络内容安全法律体系的边界,这也是中国特有的传播法的规则体系。

在朱巍看来,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前列。在互联网领域,包括美国在内很多国家没有遇到的问题我们都遇到了,立法速度超过很多国家,管理水平自然就在世界前列。

他说,美国的互联网多是自律,但中国的自律不如美国,比如一直提倡自律的“直播”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目前网站、网民素质不太高,资本又太活跃、公司发展太快的时候,政府就必须有很大作为才行。”

从2016年开始,网信办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内容治理的规定,关于直播、新闻信息、论坛社区、跟帖评论、群组、公众账号、微博客,都分别有服务管理规定。

朱巍说,这次集中整治可能还有一个背景,就是网络安全法实施近一年、各类新规也都出台了,是时候做个总结、看看履行情况了。结果一检查,发现很多问题,于是要集中整治。

4、什么是“低俗”?

“低俗”,是这轮整肃中出现最多的一大“罪名”。但是包括网络安全法在内,都没有对“低俗”的定义和说明。

朱巍也说,“实际操作中,情色、淫秽、下流好判断,但低俗和色情就不好判断。”

每个平台对它认定的标准都不一样,比如某些直播平台,对女主播在直播时,跷二郎腿的换腿频率有规定,多少次以上就属于性暗示,就涉黄。

但像“快手”的“社会摇”,它是一种舞蹈,但为什么它属于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