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1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筷玩思维
复盘跨界逻辑
狂热的产业跨界,可能带来狂喜,也可能留下一地鸡毛。而光一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为其跨界逻辑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回望2015年5月22日,光一科技股价曾创下93.08元的历史高位,2017年5月10日其曾经有一次“高送转”10派0.3元转15股。然而,2017年以来,其股价持续走低,2018年3月26日,光一科技开盘最低达6.29元,复权后计算,其股价最大跌幅83.09%。
截至4月11日公告,光一科技控股股东光一投资持有1065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25.67%,其中其质押比例为93.27%;实际控制人龙昌明持有3756.32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9.05%,仅剩余1.335万股未质押,质押比例几乎为100%。截至4月13日,第二大股东即索瑞电气的原股东的质押比例为81.14%。
一旦收购森宇文化和安瑞信杰的重组存在不确定性,其复牌股价或迎来极大的下行压力。
助推这种跨界逻辑的,远远不止股价本身。
2016年4月29日,中信建投研究员花小伟、徐伟、张溢发布《电力“内生+外延”并进,版权云抢占高地,谋篇布局》研报指出,电力业务方面,光一科技通过并购实现业务链的延伸和市场扩张,市场开发取得成效,2015 年初中标的大的订单,中标形成的订单正在执行中。该公司电力、版权云、健康管理业务共同发展,彰显发展信心,长期看好。给予“买入”评级。
此后,中信建投在2016年7月18日、8月11日、8月16日都维持了对光一科技的“买入”评级。
“版权云是当时市场的热点主题,包括光一科技、安妮股份(002235.SZ)等多家公司都涉足该领域,当时光一科技在贵州做了版权云的相关布局,而现在,市场的热点发生了转变”,4月20日,一位曾关注版权云的北京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另一种“春秋笔法”清晰可见:彼时的2014年4月25日,光一科技与贵州省政府驻京办、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贵州广电集团等签署协议,开展以版权管理大数据为核心的“国家级数字音像传播服务监管平台”及“国家级数字音像出版及版权备案库”等合作。(编辑: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