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评论丨兼顾有效防疫与法治秩序,广东做出了表率

2020-02-12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波

在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广东省的应对举措科学有序。当疫情汹涌而来时,广东是全国第一批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省份之一。广东还推出了16条措施,包括健全防控体制、强化联控联防、严防疫情传播、加强病例管理、实施交通检疫、全力救治患者、保护医务人员、聚焦重点人群、联合科学攻关、注重人文关怀、强化环境整治、开展群防群控、规范信息发布、加强科普宣传、做好物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截至2月10日24时,广东确诊新型冠状病毒1177例,死亡患者一例。

疫情汹汹,但在危机时刻更须从容不迫,紧张与有序丝毫不矛盾。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政府主动克制权力的滥用,以取得最佳的防疫效果,并避免因为防疫而给社会带来其他方面的成本和损失。广东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广东把重点工作用于维护公共卫生,全力救治患者,确保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给民众提供便利的服务,并发动社区的力量来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报告、人员隔离及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

应对疫情需要合理地调配资源,在紧迫的处境下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好的位置上去。在广东,政府的做法抓住了重点,把好钢用到了刀刃上,不仅提高了防疫效率,而且通过发挥社会力量,有效地节省了行政资源和成本。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繁荣地区,在疫情爆发之后,必然要面对大量外来人员进入本省的情况,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增多的风险。但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广东各地政府没有“一刀切”进行防疫而采取限制人员进入和流动的死板措施,而是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有序保证劳动者回到工厂和企业,有序复工。广东采取了有序的应对方式,不搞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本位主义,而是在确保人员流通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兼顾了防疫需求和经济发展。

在疫情下,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补强医疗体系等薄弱环节,同时确保物资供应保障,才是更合理的做法。这也代表了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因为如果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对人流进行围堵,实行地区封锁,不仅构成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不利于有效防疫,而且损害经济发展。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广东经济对全国而言至关重要,广东确保了劳动者有序回归、有序复工,工厂恢复运转,劳动者的相关权利也得到了充分的保护,这对于以充足的生产来更好地满足全国各地的防疫需求,以及确保疫情过后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从法治和秩序的层面看,培育和维护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方向。在本次疫情出现之后,一些地方(除湖北外)出现了挖路封路的极端做法,对全国统一大市场构成了破坏,损害了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通,不应任其蔓延。广东的做法,为全国各地政府在疫情面前保持镇定与维护法治,以及在确保防疫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表率。

当然,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突发情况,各地既需要结合本地实践灵活应对,也需要学习彼此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归根结底,统一的原则是,面对不容小视的防疫挑战,各地政府尤其需要一面积极防疫,另一面维护法治与经济发展,依法办事。各地政府应当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疫情。

针对疫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各地政府的举措应该做好轻重缓急的权衡,不宜一刀切地实行隔离和封闭。在防疫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需求,同时保护好民众的个人信息;对于疑似和确诊的病例,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在做好隔离以防传染的同时,不让他们遭受漠视和歧视。

疫情最终必将散去,一切将重回正轨,而我们在疫情持续期间,就应当以平稳镇定的心态把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已有的基础上,广东应当再接再厉,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