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评论丨欧盟“恢复基金”是欧盟财政统一的新尝试?

2020-06-25 12:35: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夏国涵

当地时间6月22日,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肖尔茨和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会晤时共同强调,对欧盟设立“恢复基金”充满信心,并呼吁各方尽快展开磋商。早前,欧盟委员会曾于5月27日根据德法两国倡议的方案,提议设立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恢复基金”(又称“下一代欧盟”计划),以欧盟预算特定项目的形式划拨(其中5000亿欧元为无偿拨款、2500亿欧元为贷款),帮助欧盟成员国进行经济重建。所需资金将通过金融市场发债筹集,并计划从2028年开始利用欧盟预算逐步偿还,因此该基金直接挂钩欧盟2021年至2027年的长期预算。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目前可以以负利率发行新债,并且在未来7年内,可能会一直维持负利率水平。

一、 “恢复基金”的提出背景:疫情重创全球经济,欧洲“雪上加霜”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目前,全球中间产品占全部货物贸易量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全球供应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美国、德国分别成为东亚、北美以及西欧地区的产业链中枢。疫情对产业链造成冲击,尤其对全球价值链融合程度高的行业,例如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影响更为明显。就欧盟核心经济体而言,以制造业立国的德国显然非常受伤;另一轴心法国的经济早已凸显疲软;作为仅次于德法的欧元区大经济体,西班牙和意大利更是本次欧洲疫情的风暴眼,经济下跌加上债务危机,更加苦不堪言。

短期内区域化将进一步加强。由于全球各地区疫情恢复状况的不同步,全球产业链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短期内,区域一体化趋势或许将进一步增强。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率先迎来复苏的一体化区域便是东亚和欧盟。东亚以中日韩东北亚经济合作为核心,整合东盟集团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即今年内可能落地的区域合作伙伴协定(RCEP);欧盟则将以法德为核心,通过“恢复基金”之类的政策重整欧元区经济。

二、“恢复基金”面临困境的根源:贡献与分配矛盾

“恢复基金”必须经欧盟27国(不含英国)全部同意才可生效,这为该基金的设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6月19日欧盟峰会视频会议召开,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敦促各国尽快就大规模“恢复基金”的实施细则等达成一致。欧委会希望在7月之前与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在9月份筹得首笔“恢复资金”,但目前看来困难重重。

欧盟内部对于该基金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以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对“德法方案”的直接援助计划总体上持积极态度,但认为援助力度还不够;反对声音则主要来自北欧和西欧的净出资国——瑞典、丹麦、荷兰和奥地利,主要认为不应以直接资助而应以贷款的形式提供援助,否则容易导致更多国家陷入债务困境。

争议的根源在于贡献与分配矛盾。如果仅根据成员国经济衰退的深度来分配基金的资金,那么最大的资金将流向德国,当然,德国也是最大的金主。但是从经济产出能力的占比来看,南欧国家如能获得更多资金则将更有意义,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克罗地亚等国。

如果从经济表现看,受新冠危机影响最不明显是奥地利、卢森堡和波兰三国。然而根据目前的分配蓝图,仍是欧盟最贫穷成员国之一的波兰却可能成为该基金的最大净捐助国,出资额仅次于德国。

从现有的分配安排看,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必须向该基金缴纳费用,但只有南欧国家(尤其是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和法国将成为净收益者,而其他成员国都将变相成为该基金的净捐助国。

三、“恢复基金”的前景:是否会成为欧盟迈向财政统一的新尝试?

“货币统一,财政不统一”是欧元区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从欧元区成立开始,各成员国仅让渡了铸币权给欧洲央行,而财政预算的决策权仍在各主权国家政府自己手中,虽然欧盟存在3%财政赤字上限的规定,但这仅仅是软约束,其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无法深度介入成员国主权事务。从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发生的欧债危机,到2018年的意大利欧盟预算争议案,再到2020年的“恢复基金”的谈判分歧,本质上都是源自上述矛盾。

“恢复基金”可能成为欧盟一体化重新整合的重要动作。根据欧洲一体化最初的构想,欧盟的终极目标是形成“统一货币,统一财政,统一军队,统一政府”。时至今日,欧盟仅实现了统一货币和边境开放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判断“恢复基金”可能成为欧盟一体化重新整合的重要动作。证据是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肖尔茨在采访时将“恢复基金”同1790年美国在汉密尔顿带领下建立联邦统一的财政相提并论,德国财政部副部长库克斯则认为,欧洲有能力使世人相信这一计划将成为“汉密尔顿时刻”。

总之,至少在德国和法国的眼中,如果“恢复基金”最终能够顺利落地,就相当于迈出了欧盟财政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接下来不排除法国总统马克龙倡议成立“欧洲财政部”的可能,即继欧洲央行可以决定欧元区怎么印钱之后,这个“欧洲财政部”还能决定欧元区国家怎么花钱。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