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商业 > 正文

从国家立法到准入监管、制定国标,代表委员建言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

2021-03-11 18:48:4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雅婷,实习生段雅馨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也随之增多,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防治网络游戏沉迷、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议案的“重头戏”。

完善的网络游戏立法、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国家标准、加强游戏准入制度……多位代表委员带来了多份建议,完善对未成年游戏用户的保护措施。

网络游戏乱象频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超过2亿,且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日趋低龄化。其中,6-14岁,即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时期,在6-10岁的群体中,近两成在不到5岁时已经开始接触网游。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线上教育的推广,青少年日常介入网络的时间被大大拉长。学生们需要借助网络完成家庭作业、接受课外辅导,在学习之余,容易受到网络游戏平台的诱惑。

即便看似健康的教育类APP,也不免乱象频出。不少学校推荐使用的作业APP打着“助学”之名,成为网络游戏的藏身之所。

“网络游戏能够帮助青少年放松减压,益智类游戏也为未成年人在课堂之外开辟了一种有益的自我教育途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未成年人所处的特殊的成长阶段,鱼龙混杂的网络游戏设定容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对他们的身体、心理、道德认知、个人信息等方面造成伤害,甚至可能诱发未成年人刑事犯罪。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同样指出,如今市面上的网络游戏存在诸多问题,游戏内容中涉及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元素极易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不理性的游戏消费行为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

完善网络游戏立法

针对现阶段网络游戏的发展样态,实施更为完善的网络游戏立法成为多位代表的共识。

实际上,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已出台《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产品和相应管理功能的设置、提供游戏服务时间限制、游戏消费限制等方面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进行过明确规定。

具体到该法规的落实阶段,各位代表认为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

对于时间限制,《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张志勇提出,有关部门需要从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出发,进一步研判具体的时长规定是否科学、科学、适宜,同时建议对不同学段的青少年给出不同的规定,调整儿童网络游戏预警时间。

“要像治理赌博一样出台举措,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在林勇看来,完善我国网络游戏立法,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更为严格、具体的法规,建立规范化的监管机制。

林勇建议,针对网络游戏企业的运营进行专门立法,企业除需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时间执行严格限制,还应限时为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间接不良影响。他提出,可以规定在工作日期间,晚上11点至隔天早上8点,企业停止对未成年人玩家提供服务;工作日期间凌晨2点至早上8点,禁止对成年玩家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林勇认为还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组织专门的执法队伍,制定“游戏企业行为分”评定制度,对游戏企业的不当运营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建立公开的投诉处理平台,让家长在面对违规开放服务给青少年的游戏企业时投诉有门。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今年带来的提案中则指出,应当要求所有游戏企业建立并公开投诉和举报渠道。

在此基础上,他重点提及青少年游戏用户的过度消费行为,提出政策中应当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要求各企业严格执行,给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特别关怀。

加强游戏准入,建立相关国标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还需要在事前和事中阶段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做好对游戏产品的把控工作。

张志勇提出,应当尽快实施儿童游戏产品分级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儿童游戏产品的准入监管,实行网信和教育部门两次监审机制,由网信部门负责首次监管,教育部门负责二次审查。

其中,网信部门从一般文化产品的角度,负责对内容的审查,即游戏产品的内容、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内容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负责对游戏产品的教育价值进行审查,包括内容对儿童的适切性,适合哪个学段的儿童,同时要对游戏产品对儿童的教育、心理、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针对游戏操作过程中青少年群体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危害,朱永新认为,应当制定国家标准,设立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建立统一的防沉迷平台。同时,为保护个人信息,应当尽快形成人脸识别技术运用的国家标准,明确规范适用范围及使用程度,帮助游戏企业加快接入公安实名系统验证的进程,对用户在游戏登录、支付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朱永新表示,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等多阶段着手,促动“家·校·企”三方联动,共同加强未成年保护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