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金融 > 正文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建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文爱华: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大家抬”

2021-03-05 13:03: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李玉敏

2021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建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文建华重点关注乡村振兴、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的话题,并就相关话题提交了建议。

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文爱华代表详细阐述了建行湖南省分行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风险防范方面的举措。对于发展乡村金融,文爱华代表也是连续两年提出,他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服务产品单一,资金从农村抽走等问题。为此,他建议,系统性健全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各类机构加强合作,形成银行、担保、抵押、保险、信托、证券各司其责、合作互补,共同服务乡村的金融格局。

金融科技支持乡村振兴 

《21世纪》:建行2018年就将普惠金融列为三大战略之一,你怎么看待这种客户下沉的做法,目前实施效果如何?

文爱华:一直以来,小企业对融资的“渴求”以及“求而不得”是困扰实体经济发展的难题,也是国家引导相关部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烦恼。作为国有大行,建设银行下沉重心,躬身入局,举全行之力聚焦服务小微企业和广大民众是应尽的责任,湖南建行,早在四年前就开始了实践探索。

面对小微企业的庞大客群,湖南建行分层、分类、分群推出了近五十种信贷产品,全面契合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形成了“成长之路、速贷通、评分卡、小微快贷”四大产品体系,企业和个人可灵活选择信用、担保、抵押、质押等保证方式向建行申请贷款。 2020年春耕,湖南建行创新推出了 “金湘通业主快贷”,为农户提供全流程线上化、全信用的信贷服务,实现了建行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信贷全覆盖。推出不到3个月,已为近700户客户授信6000万元。

今年刚刚开春,宁乡市流沙河原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就以生猪活体作抵押,从建行获得2700万元贷款用于修建新栏舍和购买饲料。规模扩大后,还吸引了附近30多名村民到养殖基地来工作。

破题“活体抵押”,解决了生猪养殖企业融资中缺乏抵押的难题。去年11月,湖南建行与省农业农村厅联手,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目前,全省已有78家生猪养殖、饲料、屠宰等生猪产业企业得到了建行信贷支持,贷款余额合计9.32亿元。日前,湖南全面推广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的先进经验获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介。

近四年来,建行湖南省分行普惠金融业务也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四年来,普惠金融贷款累计新增546亿元,以年均100多亿的速度迅速增长;普惠金融授信客户数累计新增5.36万户,近七成客户为信用放款。

《21世纪》:脱贫攻坚战胜利后,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到来,你认为金融业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将有哪些作为?

文爱华:我去年的两会就提出了构建乡村金融新生态的建议,认为发展乡村金融应成为相关金融机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重点。

相比城市而言,乡村缺少完整的金融体系。具体表现为市场体系不完善和服务主体单一。除农商行、邮储银行,以及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外,保险、信托、证券、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涉足不深;再者,产品体系不完整,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单一、功能不全。金融服务与产品单一,仍以存款、贷款、传统支付结算为主,金融科技和现代金融产品运用较少;二是金融资源流失严重,有些涉农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城市及发达地区,没有反哺乡村。

我认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就要系统性健全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按四部委《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需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的完整体系,包括组织、市场、监管、产品体系等。服务乡村振兴不能依赖几家银行,要系统性推进金融合作互补。现有涉农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应进一步优化物理网点、助农服务点的服务,其他金融机构延伸服务,健全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银行、担保、信托协同,提供信贷、投资理财、结算、信托、债券等服务与产品,多种途径综合施策。形成银行、担保、抵押、保险、信托、证券各司其责、合作互补,共同服务乡村的金融格局。

《21世纪》: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更具有优势,除了银行业务,还可以有哪些服务的延伸?

文爱华:对银行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触达客户,相对传统物理网点,平台搭建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成本较低等优势。银行可以通过搭建平台,将自身的金融服务渗透到客户交易的场景中,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

我认为银行在服务延伸上,可以做这些工作。

一是助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到智慧政务、互联网+监管、新型智慧城市等“数字中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基于融合金融洞察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治理能力,推动实现高效透明的政府运行、精准智能的城市管理和泛在便利的民生服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强化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在当前互联网企业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应该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提供包括支付结算、线上贷款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以银行专业金融理念和风控手段工具,与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力量、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对接,共同搭建互联网消费场景,打造风险可控、符合监管要求的互联网金融。

三是加强大型核心企业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平台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管理风险,成为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全生命周期伙伴,以新金融助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四是尽可能地触达更多客户,根植普罗大众。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平台用户、平台用户的上下游、平台用户的关联方提供优质服务,尤其要触达银行传统服务难以覆盖的客户。比如在乡村金融领域可以协助农业农村部门搭建三资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乡村产业信息化平台,设立服务点,并入驻乡村党群或政务中心,让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办理日常的金融服务。

主动出击化解风险 

《21世纪》:疫情对银行的经营产生哪些影响?建行湖南分行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有什么举措?

文爱华:我行自2017年以来扎实推进信贷管理“315工程”建设。“315工程”立足于各级负责人,由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承担风险管理、资产质量管控的主要责任,核心要求是“心中有8数、管控有效”,客户经营情况、关键风险等都要了如指掌,经营情况发生变化,要及时分析,有效应对。

去年疫情爆发,我行正月初三就紧急召开党委会议,在扎实落实总行党委、省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把疫情期间风险摸排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坚决与客户共克时艰。全行上下迅速落实会议要求,各级负责人及客户经理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客户,详细了解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农历正月,很多企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复工,我们就完成了与全行数万对公客户的全面对接,详细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在掌握风险底数的基础上,我们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缩短业务审核办理流程,打通放款例外通道,增加贷款资源配置,制定尽职免责措施,全面下调贷款利率。

2020年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金融行业风险有所累加,不良资产有上升的趋势,该行坚持“充分暴露、加快处置、协调有序”的总基调,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动态调整资产质量管控策略,利用好政策窗口期,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增强银行发展的稳健性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全行共处置不良贷款85.88亿元,比上年多处置39.6亿元,其中现金回收12.59亿元、盘活上迁6亿元、呆账核销49.92亿元、批量转让7.07亿元,资产证券化10.3亿元,既前瞻出清了风险,又降低了困难企业的负担。

《21世纪》:作为国有大行地方分行,怎么看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风险?如何参与化解?

文爱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在湖南区域内,建行湖南省分行率先行动,早在2017年,就组织了隐性债务的风险摸排,主动对接14个市州、数百个政府平台公司、上千笔具体债项,了解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政府化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迫切需要银行解决的问题等情况。

在对接的过程中,我们不只局限于自身的贷款,而是充分发挥好参谋和顾问作用,前瞻性地通盘提出了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的“建行方案”。我们积极推进实质性的风险化解工作,通过主动调整分期还款计划、期限展期、减息降费等方式将债务期限由短变长、将高成本债务重组为低成本债务,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不抽贷、不断贷。在风险化解的过程中,主动为政府平台客户让息5亿元、减费3.8亿元。这一做法也获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风险管理更多的应该从战略层面谋划,乡村金融、普惠金融、住房租赁、绿色金融业务就是为了解决未来发展问题所做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从根本上防范风险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主动运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模式,加快打造与新金融相契合的现代化风险防控体系。正是因为勇挑大梁,乐于担当,善于担当,我行能在荡涤中凸显其坚,在风雨的洗礼中益彰其华,在帮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资产质量长期保持较好水平。2020年末不良率1.08%、逾期率0.76%;同时,其他主要业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被省委政府誉为“三湘金融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