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南财快评 > 正文

南财快评:油价高涨存在客观基础,但不会动摇油气行业转型的未来

2021-07-02 21:01:3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大永,施训鹏,姬强

5月1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题为《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部门路线图》的报告,提出了实现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在1.5摄氏度之内所需能源转型的具体路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立即停止对化石能源投资。IEA的报告一出即导致原本向好的石油市场立即掉头向下,油价更是创下3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大跌之后油价迅速反弹并一路高涨,截至北京时间7月1日20时05分,WTI原油期货日内涨幅扩大至3.17%,报75.8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2.47%,报76.46美元/桶。

长期的利空与短期的牛市交织出一幅错综复杂的画面,令国际原油市场的未来扑朔迷离。从根本上来讲,我们认为高油价并不会动摇石油行业转型的未来趋势。那么油价高涨的原因在哪里呢?而油气市场长期转型的路径又是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近期油价走势的原因:从供需关系上来讲,虽然长期需求的下滑不可避免,但是在短期需求拐点出现的时间上,各界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不断提高的判断,高盛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26年达到顶峰。而以英国石油公司(BP)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为首的石油巨头的激进地认为石油需求高峰已经过去。BP研究报告预测,石油需求在今后10年的年均降幅至少为10%,随后加速下降多达50%。IEA预测到2050年,世界原油需求将从现在的每天不到1亿桶下降到2400万桶。

在决定供给能力的投资方面,虽然IEA停止化石能源投资的呼声并没有得到广泛响应,但是国际油气企业已经对投资持相当谨慎的态度。BP宣布到2030年将把其可再生能源支出每年增加50亿美元,同时进行高达175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不再进行任何新的油气勘探。虽然多数石油公司认为需求达峰还为时尚早,但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超级巨头都在大幅削减勘探等资本支出。

2020年,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总额仅有3500亿美元,是过去15年来的最低点。这种投资显著减少的趋势,可能对石油市场短期造成较大的冲击。根据法国公司道达尔公司认为,在未来5年内,世界每天的石油量需求量将比供应量超出100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表示,缺乏投资和资源的自然枯竭,将导致明年出现供应短缺的现象。某俄罗斯石油公司最近警告称,随着全球生产商越来越多地将资金投入到仓促的能源转型,供应短缺迫在眉睫。

当前油价的高歌猛进,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上述说法。以OPEC+为代表的供应侧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推动了短期油价上涨。

国际原油市场是价值最高的大宗商品之一,全球范围内围绕着原油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金融体系。油价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到金融市场,也同样会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投机因素影响,从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金融化特征。一方面,由于美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原油价格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美国持续推进量化宽松的政策,是导致高油价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市场对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预期提振了股票市场,间接地推动了油价的提升。美国标普500指数在5月中旬至今一路上扬,飙升到4320点的历史高位,其走势与油价变化基本一致。

总而言之,近期的高油价可以用供需关系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解释,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从根本上上改变能源转型的长远趋势。据普华永道统计,过去1年有77%的机构投资者几乎停止购买在某种程度上不可持续或环境不友好的金融产品。长远来讲对传统油气行业的投资会进一步收缩,并转向清洁能源的生产。以氢能为例,迪拜、阿曼、沙特等中东产油国都宣布了投资绿色氢工厂的计划。1月8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年产氢气超300万吨,依靠布局建设加氢站网络的天然规模优势和产销运营经验,现已建成多个油氢合建示范站,未来可形成全氢能产业链,成为“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在短期内,由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较高的比例,且排放相较于石油更多,因此能源转型的重点首先会集中于煤炭行业。此外,在交通等领域内石油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经济上可行的替代方案,碳中和目标的影响对现有油气行业还相对较小。

而长期来讲,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大幅度削减石油消费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有可行的碳捕捉技术,实现净零排放也需要尽可能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传统油气行业的没落也是必然。

需要关注的是,石油相关行业的规模比煤炭大很多,其面临的能源转型挑战应该受到更高程度关注。就行业本身来说,有专家认为,能源转型正使价值高达14万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资产面临风险,其中近9000亿美元的油气储备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因此不管短期石油价格如何波动,石油行业的能源转型大计应巍然不动。石油企业、从业人员、石油市场、以及围绕原油产生的庞大的金融市场,都要未雨绸缪,确保有序转型。这不仅仅是石油行业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经济稳定运行的要求。

 

(张大永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教授;施训鹏系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姬强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三位系国际能源转型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