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资讯通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首页 > 宏观 > 正文

疫苗下一步:对抗变异株,我们需要新疫苗与加强针吗?

2021-08-25 12:37:4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尤方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尤方明北京报道 随着德尔塔变异株的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再度呈现抬头之势。

时间推移交织病毒变异,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果已受到了一定影响。世界各国为此相继调整疫苗研发与接种策略。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亦有国家决定通过加强针接种与序贯免疫的方式增强疫苗的保护效力,儿童及青少年群体的接种也在多国渐次铺开。

疫苗如何迈向下一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疫苗病毒品种需要药监部门、学界与业界三方达成共识,鉴于目前无法研判新冠病毒未来的毒株流行趋势,且现有疫苗对变异株依然具有保护效力,新疫苗的问世恐还需等待。

而在汕头大学病毒学教授常荣山看来,一旦病毒出现“抗原漂变”,即出现100%免疫逃逸的情况,民众可能需要定期接种新的新冠病毒疫苗。

国产灭活疫苗的加强针保护效力,目前已有II期临床试验成果作为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指出,在经过一针加强之后,人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增加了逾10倍,加强针接种有望成为提升免疫水平的一大路径。

针对变异株的新疫苗何时问世?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个月以来,全球疫情出现大幅度升温,单就8月9日至15日就新增了超过440万确诊病例。其中,美洲与西太平洋地区增幅最快。在过去的一周内,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屡屡突破20万例。

而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也饱受疫情困扰。根据牛津大学机构our world in data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22日,“防疫优等生”以色列的全剂次疫苗接种率达到62.9%。但自6月中旬以来,以色列新增确诊病例数量直线上升,单就过去的这一周而言就突破5万例,环比增长31.38%。

而从我国本轮本土疫情来看,“突破性感染”事件也不鲜见。早在7月4日应接种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6.92%的云南德宏州,直至8月19日仍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而深圳盐田港、南京禄口机场等境外疫情输入地,更是我国最先启动疫苗接种的重点场所。

在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坦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变异毒株的来袭,各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有效性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有效性下降主要体现在防止感染上,而相关数据显示,各类疫苗对于规避重症效果仍然不俗。以色列卫生部于7月22日表示,尽管辉瑞/ BioNTech疫苗的总体有效性已于两个月前的94.3%下降至39%,但住院保护率与重症保护率仍然分别维持在88%与91.4%的高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则于8月20日刊发文章,表明国产灭活疫苗对于因德尔塔毒株而引发的新冠肺炎轻型与普通型患者的保护率为78%与70%,而对重症患者的保护率则为100%。

但在德尔塔毒株肆虐的背景下,国内各疫苗企业仍积极筹措应对之道。国药集团中国生物8月4日下午宣布,杨晓明研究员团队最新发现针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IC50高达5ng/ml。康泰生物则于8月5日表示,公司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疫苗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已经成功分离出多株德尔塔变异株单克隆毒种,后续将严格按照人用疫苗质量要求进行毒株评价,筛选疫苗用毒种,为生产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新冠灭活疫苗做好准备。

针对变异株的新疫苗何时能问世?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需要药监部门、学界与业界三方达成共识。“参照流感疫苗的经验,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会召开会议,根据不同地区的毒株流行特点,讨论下年度建议采用的疫苗病毒品种。但目前还无法研判新冠病毒未来的毒株流行趋势,所以问题不在于能不能换毒株,而在于是否要换、换成什么。一旦决定要换,3至4周内厂家就可以准备新疫苗的生产。”

而在汕头大学病毒学教授常荣山看来,由于目前的病毒变异只是在S蛋白的个别位点上出现突变,因而现有疫苗仍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力。但鉴于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在未来不排除出现“抗原漂变”的可能性,即病毒出现100%的免疫逃逸。

“届时我们可能需要定期接种新的新冠病毒疫苗。总体来说,疫苗研发目前只能追着病毒变异的脚步走,所以我们要用物理阻断的空间换取疫苗研发的时间。”常荣山说。

加强针接种应声上马

在暂时等不到新疫苗的情况下,有国家率先部署在重点人群中接种加强针。自7月12日起,以色列为患有癌症以及做过器官移植手术等免疫系统受损的成年人提供辉瑞/ BioNTech疫苗第三针接种;8月13日,以色列则将接种加强针人群范围扩展至50岁以上人群。

美国FDA于8月13日批准了辉瑞/BioNTech疫苗与Moderna疫苗在特定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的加强针接种。而拜登政府更在8月18日宣布,将于9月20日起为所有成年人提供加强针。德法两国也将于9月起为高龄易感人群提供第三针接种。

国产疫苗的加强针接种,目前也有科学试验结果支撑。7月25日,健康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Medrxiv刊发了首个国产疫苗加强针II期临床试验成果。免疫原性分析显示,四个免疫程序组在第二或第三剂接种后28天中和抗体阳性率均在90.0%以上。安全性分析显示,在各个免疫程序组中,第三剂后28天内报告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略低于前两剂,均为1级2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6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但两剂疫苗免疫程序产生了良好的免疫记忆,接种第三剂后能够迅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接种第三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比第二剂后28天增加了3-5倍,且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越长,增长倍数越高。

我国目前尚未启动加强针接种计划。邵一鸣在7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需前往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人群,是否有必要开展加强针,以及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

而在8月23日,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根据相关研判和一些非典型的成队列的研究数据来看,未来可能会在形成全人群免疫屏障、应接尽接第二针之后,择期开展加强针的接种。

除却加种一剂灭活疫苗,常荣山也同样期待国产其他路线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多地陆续敞开供应安徽智飞/中科院微生物所研发的三针重组蛋白疫苗,这对于提升人群免疫水平是有效的补充。”

7月21日,国产mRNA疫苗开展的首个III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其研制方之一艾博生物更是在8月19日宣布完成总额超过7亿美元的C轮融资,刷新了国内生物医药企业IPO前单笔融资纪录。这一疫苗也获得了受访专家的一致看好。

不过加强针接种仍引发了诸多争议。当地时间8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接种加强针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疫苗供应不平等。“我呼吁各国暂停接种加强针两个月,准备接种加强针的国家应与其他国家分享疫苗,以增加其他国家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的覆盖率。”

常荣山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我国民众接种加强针与援助其他国家是并行不悖的。“大流行的最后终结取决于最不发达国家的疫情控制情况,因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是极有必要的,我国先前也在疫苗捐赠和推广免疫接种计划上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我国当前仍面临境外输入的巨大压力,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为民众接种加强针仍然是有必要的。”

金冬雁则说,可对我国完成疫苗接种全流程的人员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一旦发现有免疫水平普遍低于抗体阳性阈值的状况,调整疫苗接种策略势在必行。

疫苗“混打”有多大可能?

疫苗序贯接种,即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接种,则是不少科研人员提出的另一路径,目前也有科学论文予以佐证。8月6日,牛津大学团队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了有关牛津-阿斯利康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与辉瑞/BioNTech疫苗(mRNA疫苗)混合接种的有效性研究。研究发现,与接种两针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相比,首针接种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次针接种辉瑞/BioNTech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要高出9倍以上。且两针间隔时间越长,增长倍数越高。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混合接种的方式对于阿尔法以及德尔塔变异株同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力。

目光回到我国。在8月9日,艾棣维欣宣布,其新冠DNA候选疫苗已获准与科兴灭活疫苗开展探索序贯免疫策略的临床试验。根据已完成的相互交叉的异源初免-加强的序贯免疫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序贯免疫策略能激发高水平特异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能为抵抗后续以变异株为主的疫情储备新的免疫方案及临床数据。

目前,该DNA疫苗仍处于全球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印度在8月20日批准了首款DNA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常荣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DNA疫苗此前多为兽用,人类使用的安全性还有待“真实世界”数据佐证。且DNA疫苗接种多需要使用造价昂贵的基因枪,推广前景不容乐观。

另有不少专家对序贯接种持审慎态度。邵一鸣称:“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是使用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接种。但是不是也可以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这仍然是一个科学探索的问题,目前科技界还没有共识,所以大量的临床研究目前正在推进。”

张云涛则表示,序贯接种需要满足3个条件: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必须都是附条件上市或者上市疫苗;需先在动物体内完成系统性序贯研究之后,得到安全性、有效性的验证;通过药品监管部门审批,合理合法地开展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序贯研究。

“如果跨过这三步直接在人体上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加强针,将可能面临长期的安全性风险。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数据对加强针的序贯研究进行预判,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该过程取决于各个科研团队的研发进程。”张云涛说。

儿童及青少年接种渐次铺开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疫苗接种工作也在诸多国家渐次铺开。5月5日,加拿大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新冠病毒疫苗在12-15岁人群中使用的国家。而后美国、欧盟等地也相继跟上脚步。

6月28日,《柳叶刀-感染病学》刊发了科兴疫苗在中国3-17岁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中接种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双盲随机对照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3-17岁人群中,接种2剂1.5微克或3微克的科兴疫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科兴疫苗对于该年龄段人群具有免疫原性,接种2剂以上剂量疫苗所产生的中和抗体血清转换率均在96%以上;与18-59岁成人及60岁以上老人相比,3-17岁人群在接种2剂次3微克科兴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更优。

此后,随着科兴、国药北生所两款灭活疫苗相继获批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我国各地率先针对12-17岁青少年群体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在8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截至8月13日,31个省及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总剂次数超过6000万剂。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指出,儿童及青少年人群在建立群体免疫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全球范围内儿童感染率与重症率呈现上升趋势,加之控制传染源的考虑,这部分人群接种疫苗是有必要的。

王华庆补充提到,目前根据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18岁以上的成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另外是局部的疼痛、红肿,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出于规避心因性反应以及告知医师受种者健康状况的需要,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接种需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

常荣山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灭活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的人群范围已扩大到3岁以上群体,但对于12岁以下儿童的接种应保持极为谨慎的态度,需要更多“真实世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