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金融 > 正文

广州市金融局: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打造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

2021-04-21 17:21: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十四载磨一剑,广州市在金融领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2021年4月19日,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在广州宣布成立,广州实现拥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的历史性突破。

广州市表示将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并充分发挥期货“价格晴雨表”功能,促进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现代物流中心。

广州期货交易所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和绿色发展,秉持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广期所的过去与未来

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罗列的广州2020年度十大金融新闻中,广期所获批设立位列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2020年10月9日广期所筹备组正式成立,到2021年1月22日广期所正式获批设立,到4月19日正式揭牌,历时192天。

今年2月5日,广州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政,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经证监会批准,广期所正式落户广州南沙,成为我国第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交易所。

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4月19日的博鳌亚洲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广期所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广期所会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将是它的特色。

广州曾是期货交易的开先河者。早在1992年,广州就在全国成立首个期货经纪公司,其后又陆续设立了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广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后合并为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

不过,在1998年国家进行行业整顿时,广州的期货交易所遭到撤销。自2006年开始,广东省和广州市开启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作,“争取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的相同表述,每年都会出现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相关官方文件中。

此前,我国原有的四个期货交易所均不在华南,而这一格局将被广州期货交易所改变。

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中国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常清表示,早在1988年,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小组在推进期货市场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时,曾寻找试点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也找到过上海,但因为各种因素没有什么结果,最终郑州成为我国期货市场最先试点的城市,郑州商品交易所前身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应运而生。 

常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期所是起点高、国际化色彩非常浓厚的期货交易所,将充分享受后发优势,有望后来居上,通过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的建设,可以使其上市的品种在很短时间内具有国际定价能力,成为亚太时区有定价力的国际化期货交易所。”

广期所正式成立,也意味着时隔20多年,广东省迎来真正意义的省内首家期货交易所,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金融枢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望未来,下一步证监会表示将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绿色发展,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以产品、制度、技术创新为引领,积极稳妥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更好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分析指出,“广期所的设立将弥补国内部分期货产品的缺失,完善全国期货市场布局,通过推出创新型的期货交易品种,能为大湾区更广泛的金融创新打下基础,此外可能推动期货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进程。”

近期,《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和《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两份重磅文件印发,其中提到要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充分发挥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和平台作用,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做好交易所开业及交易品种研究储备,落实广州期货交易所在穗落户政策兑现。

作为广期所的落户地,南沙则将依托广期所,探索发展相关大宗商品品类的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拓展交易、交割、贸易结算功能,构建期货交割库聚集区,推动交割库互认。

年度十大金融新闻有哪些?

过去一年,广州市金融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三大任务,着力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多措并举,实现金融业发展稳中有进。

1、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设立。

经过14年坚持不懈努力,广州期货交易所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实现拥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的历史性突破。

广州市将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并充分发挥期货“价格晴雨表”功能,促进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现代物流中心。

2、“获得信贷”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持续深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改革,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0年末,广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12亿元,增速达38.7%,且利率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较年初增加8.38万户,达到31.57万户。

3.金融服务“六稳”“六保”卓有成效。

广州金融有力保障“六稳”“六保”,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全年在穗法人银行机构向1000多户市场主体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8亿元,对2100多户市场主体办理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本金近49亿元,累计延期率61%。督导在穗银行机构投放抗疫复工优惠贷款2600多亿元,。引导74家企业发行抗疫债320支共4300多亿元。

4.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金融服务绿色产业和经济可持续方面成效显著,绿色金融多项指标在全国各试验区排名第一。

在2020年1月、8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两次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有关评估活动中,广州市总体成效名列前茅。截至2020年末,广州地区绿色贷款余额3800多亿元,全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700多亿元,总量居各试验区第一;广州碳交所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72亿吨,居全国第一。

5、精心打造广州企业上市“领头羊”品牌工程

2020年全年广州新增上市公司22家,增速创历史最高,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201家,总市值约3.8万亿元,累计融资约4850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502家,总市值917亿元,累计募资202亿元。

同时,广州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充足,截至年底,有20多家企业正在上市审核, 40多家企业在监管部门辅导备案,30多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符合新三板精选层条件,200多家后备资源库企业高速成长。

6.广州获批成为国家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

2020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广州成为全国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全市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踊跃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首批已落地5个试点项目,第二批已申报25个试点项目,涵盖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在中小微企业融资、跨境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

7.推动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平台落地。

2020年10月,广州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业运营,成为广州市第10家法人财务公司。该财务公司的设立成为推动广州航运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同年12月,上海保交所南方总部落户广州。上海保交所将依托南方总部积极参与广州市各项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支持广州保险业在大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8.南沙金改15条政策取得累累硕果。

南沙金改15条政策落地6年来,引领南沙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金融业增加值达155.67亿元,五年增长972倍,占全区GDP的8.43%,跻身全区第四大支柱产业;金融业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12.4%,跃居全区第三大税源产业。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长,累计落户金融机构(组织)6585家,五年增长9倍,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3家,占全市1/5。

9.地方金融监管创新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走在全省前列。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20年11月,全市所有P2P网贷平台停止新增网贷业务,大部分平台已实现存量业务清零,风险大幅出清。金融监管科技日臻成熟,监测全市18.2万家企业,实现对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创新投资者教育走出“广州模式”,办大赛、拍短剧、录广播,进公交、进地铁,实现全覆盖。

10.建立首个广州金融家创新空间。

2020年11月,首个广州金融家创新空间在荔湾区沙面岛建成,为广州金融人才提供交流、合作、成长的高端平台。广州高度重视金融人才工作,2020年共评出2019年度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278名,奖励资金超四千万元。该项目实施五年来,累计评出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1361人,总奖励资金1.76亿元,为推动金融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