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首页 > 观点 > 正文

社论丨强化“专精特新”,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2021-07-28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致辞,指出企业家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

刘鹤认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他表示,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就如森林,如果只有参天大树,没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就很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形成生态系统,也就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主要体现在竞争力与就业等方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发现德国等经济体受影响很小,因为德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左右,贡献了约54%的增加值,拉动了62%左右的就业,表现出很强的经济韧性。而美国将大部分产业外包,只留下大型跨国企业与本土服务业,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比较弱,这也是美国自此开始重振制造业以及完善产业链的原因。

但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并不代表一定增加经济韧性,必须有更多数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才能增强经济韧性与竞争力。也就是要培养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在德国称之为行业“隐形冠军”,在中国则是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型企业。这些技术性中小企业大多数位于制造业上游,主要以生产零部件、设备以及材料为主,在产业链中位于核心技术环节。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国家追赶发展过程中偏重规模和增速,而“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则要强调专业化程度,避免多元化战略,以确保在细分市场取得全球霸主地位。因此,中国中小企业应该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强化“专精特新”,增强企业全球竞争力,通过占领全球市场赢得规模效应。比如南通振康生产RV减速器限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力求品质稳定和技术进步,而非规模增长。

刘鹤提出,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家精神就像鱼一样,水温合适,鱼就会游过来。”各地政府应该真正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共同推动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刘鹤副总理在此次会议上对当前经济环境所给出的三个重要的判断。首先,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表明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某些国家持续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试图通过摧毁中国企业产业链与市场来扼杀中国产业升级,如果我们不能在一定时间完成核心技术与产业链的自立自强,这种封杀会大幅延缓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导致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落伍。

其次,正是因为这种严峻挑战,广大企业家们要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冷静分析形势,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坚持专业深化,战胜各种挑战,努力开拓创新。刘鹤表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不会改变,坚定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实现核心科技的突破要靠企业家组织创新资源进行攻关和研发,中国政府一定会创造更好的营商与研发环境,而企业家也应该承担民族兴衰与国家崛起的责任。

其三,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目的是保护公平竞争,促进资本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更好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只有建立一个更公平和法治的市场,才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只有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经济环境,才能让中国经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乘风破浪,越过礁石或险滩。

中国的市场治理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与高质量发展,当西方国家深陷结构失衡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时候,中国推动改革并加强治理,是为了激励全社会和企业家、投资者投入到创新发展与公平竞争之中,而不是对民间资本的打压,更不是不要发展。